搜索

NEWS

新闻中心
这个秘密他瞒了BOB官方网站手机网页版大半个月

更新时间:2023-09-26 03:07:30     浏览:

  BOB(中国)官方网站手机网页版BOB(中国)官方网站手机网页版一袭白衣,身姿矫健依旧。昨晚,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的现场,人们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当晚21时18分,八名执旗手手执亚奥理事会会旗入场,走在第一个,也是其中唯一一位以教练员身份获得荣誉的,就是上海田径名教头孙海平。

  零点时分,新民晚报记者独家专访孙海平,听他诉说与一位位爱徒征战亚运会的故事。谈及当晚的护旗经历,他感慨:“很激动,感谢大家还记得我。”

  孙海平得到杭州亚组委通知,其实已是大半个月前的事,但鉴于开幕式的保密要求,他守口如瓶。甚至对家里人,都只是含糊告知,要带队伍去亚运会,“有可能在开幕式上出现下”——家里人一直以为就是运动员入场时的镜头扫过,没想到却是最受瞩目的执旗环节。

  8名执旗手,其实都是老相识。中国奥运第一人许海峰和老女排队员张蓉芳与孙海平算是同龄人、老朋友;郭晶晶和爱徒刘翔几乎算是同时代的体坛明星……迈着整齐的步伐,笑意盈盈入场,孙海平告诉记者,这执旗手最难的其实就是控制时间——从起步到旗杆,要正正好好3分钟,“8个人是一个团体,要学会调剂分配。”

  13年前,广州亚运会上,孙海平曾担任火炬手参与接力。那次为了传好火炬,他独自练习了两天。而如今,13年后的今天,他再一次站在了亚运会开幕式的舞台之上。他说:“作为教练,能一直被人惦记着,这是我的荣幸,更是努力的动力。”

  从1998年曼谷亚运会到上一届雅加达亚运会,从陈雁浩到刘翔又到谢文骏,孙海平的三任徒弟包揽了整整6届亚运会金牌。

  昨晚开幕式候场时,执旗手休息室里正巧在播放历届亚运会的集锦片段。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特写镜头,正是刘翔夺冠的画面。孙海平看得格外仔细,笑盈盈回忆,“现在看,那时候刘翔的优势的确大。”事实上,6届亚运会,每一届至今想来都宛如昨日。

  孙海平记得,2002釜山亚运会,那是刘翔第一次参加综合性运动会。刚刚打破世界青年纪录的他,正是从亚运会开始走上世界田径的舞台;13年前的那个岭南炎夏,中国第二次本土举办亚运会,伤愈复出的刘翔依然是头号明星。以13秒09获得冠军并刷新亚运会纪录,彼时,刘翔正是从广州亚运会开始,逆境重生,再一次重返世界巅峰。

  孙海平也记得,9年前的仁川亚运会,小徒弟谢文骏接过了师兄的接力棒,将中国短跨的辉煌延续了下来,而在5年前的雅加达,尽管伤病缠身,谢文骏依然顶了下来,最后反超惊险夺冠。

  来杭州,孙海平并非只是为了开幕式上的惊鸿一瞥。几天前就已驻扎在中国田径队萧山训练基地中,这一次,他带着自己最年轻的小徒弟,又将征战亚运赛场。

  2003年出生的徐卓一是孙海平近年来培养的新苗子。土生土长的松江男孩,在3年前,被招募到孙海平麾下。除了徐卓一,前段时间颇受关注的跨栏美女夏思凝也是孙海平的徒弟。在谈及女子跨栏近年来百花齐放的情景时,孙海平坦言,女子跨栏项目因吴艳妮和夏思凝们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她们带给观众和爱好者们的精彩表现让人们对这个项目充满了期待和兴奋,“关注对于中国田径始终是好事。”

  60岁退休时就曾向记者感慨想歇一歇的孙海平,如今已是68岁。在采访中还在计划盘算着明年巴黎奥运会甚至更远的未来……“退而不休”,这份执着,源自对田径的热爱。始终活跃在中国田径的舞台上,他满心牵挂的依然是能为中国跨栏培养出下一个刘翔或者谢文骏。感动于亚运会的“惦念”,孙海平说,“这就是教练的意义。”

  说来也巧,孙海平当教练员后带队员出征的第一次综合性大型运动会,就是亚运会,而且还是充满回忆气息的1990年北京亚运会。那时,孙海平作为援外专家,担任也门运动队的田径教练。北京亚运会,也门队创历史地获得了田径最好成绩。带队回国征战,也让孙海平第一次感受到亚运会不同其他的魅力。

  孙海平(左一)在昨晚的亚运会开幕式上担任执旗手。新民晚报记者 李铭珅 摄(下同)

  优秀的硬件场馆环境、热情的当地观众,这些都震撼了首次来华的也门队,也让孙海平心中自豪感油然而生。1990年北京亚运会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第一次举办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

  当时还没有很多国际交往经验的中国人因此看到了世界的模样,也让很多国际友人看到了中国的模样。以体育为媒,向世界一展雄风、扬眉吐气,北京亚运会成为中国在国际上显示强国、大国气度的首秀。以北京亚运会为起点,中国的体育事业翻开了新篇章,各种国内体育联赛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国外的精彩赛事也走进中国百姓的电视屏幕。在这之后,三次亚运、两次奥运……一次次大型综合性体育比赛,持续不断扩大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如果说北京亚运会展现的是改革开放初期北京敞开怀抱迎接宾客的形象,那么杭州亚运会则将凸显新时代的魅力中国。

  孙海平感慨,和单项赛不同,对于诸多优秀运动员而言,亚运会是他们体会国家荣誉感、走上世界舞台的第一步。而对于普通人而言,亚运会同样也是参与体育盛会的最好方式。从北京亚运在报纸、广播、黑白电视机中看比赛,到广州亚运不到10秒就能在网络看到比赛结果,再到如今身处融媒时代的杭州亚运,多渠道地看比赛直播,全方位地参与亚运。科技手段将体育赛事与人进行融合,在感情上“心心相融”,在期待上“@未来”——这或许就是亚运,最大的意义。